今起,“武汉战疫”更名,武汉市民生服务端总门户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湖北日报讯 (记者张倩倩、通讯员查敉程)从武汉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获悉,9月29日起,“武汉战疫”微信小程序正式更名为“i武汉 武汉战疫”。去年12月以来,武汉市要求依托“武汉战疫”小程序建设民生服务端总门户。截至目前,“武汉战疫”健康码已融合医疗、社保、交通、教育、旅游等133项高频公共服务。“武汉战疫”小程序更名,意味着在武汉,健康码由“应急码”转变为常态下的“市民码”,“一码互联”的服务体系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2020年2月8日,面对重大疫情考验,“武汉战疫”微信小程序应运而生,及时推出健康码应用。截至目前,“武汉战疫”健康码累计赋码2452.8万人,累计扫码总量达8.8亿,总调用近11.9亿次。“武汉战疫”小程序累计用户量3015.8万,已累计访问42亿次,日均访问人数163万人。
去年12月,武汉市在调研16个市直部门的基础上,印发“一码互联”工作方案,要求依托群众基础广泛的“武汉战疫”小程序,汇聚整合多项公共服务和基础电子证照,建设民生服务端总门户。
乘坐地铁、生活缴费、查询公积金、办理老年人优待证……如今,打开“i武汉 武汉战疫”小程序,就进入了武汉市民生服务移动端总门户。动动手指,即可享受方便快捷的民生服务。
爱车出现刮蹭事故,别急!快用“i武汉 武汉战疫”处理。在“交通事故快处快赔”专区,可通过手机上传事故现场照片,实现交通事故在线查勘、定责和快速理赔。
您有诉求要反映?“市民热线”专区为您服务。“市民热线”面向市民和企业受理各类非紧急诉求,办理单位涵盖15个区及105个武汉市直行政部门和单位(截至2021年9月10日)。进入专区,小程序自动填报申报人姓名和手机号后,选择办理单位、事发地址、问题描述并上传附件(图片/视频),即可提交投诉咨询。
出行如何更轻松自在?来“i武汉 武汉战疫”小程序“一码游武汉”场景,可一站式实现预约购票、预约租车、核验健康码,快速入园减少排队时间和入园流程。
……
截至目前,“武汉战疫”小程序已开发7个应用场景与9个专区,可提供医疗、社保、交通、教育、旅游等133项高频公共服务,实现全市64家景区“一码游武汉”、46家医院在线预约挂号、101家医院亮码就医、1.5万个车位停车服务以及32类电子证照“在线亮证”。
每一次,武汉市民刷用“健康码”享受到的便利,都是武汉市破局大数据“孤岛困境”的有力证明。
“码是什么?可以是人、法人或者房屋,它是人或城市部件在数字空间中的投影。”武汉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大数据管理处处长薛童表示,经过前期整合,“武汉战疫”健康码已具备身份标识、信息融合、业务优化三种功能——
通过公安部门、大数据中枢,以及微信的数据与认证能力,该局核验了全市21个相关部门数据,完成全市人口及来汉人员的身份识别,实现一人一码;以身份标识为核心,融合社保、医保、医疗、交通、文旅、养老等领域的索引标识信息,打通数据,实现多码合一;通过整合业务流程,推动“一码住三镇”“一码游武汉”“一码行全城”等智慧应用场景落地,实现“一码互联”。
“一码互联”带来的便利,正渗透到武汉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来自武汉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的统计显示,9月13日至9月26日的两周中,通过“武汉战疫”链接的各项民生服务中,交通通告、公积金预约信息查询、武汉反诈中心、企业反应通道等服务使用频次增长率居前十。
“高龄补贴智能发、城市随手拍、先看病后付费、金融缴费这些功能和场景正在探索和完善。”武汉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武汉战疫”小程序拟于9月30日更名“i武汉”,年底前将继续推出4大功能和场景,为武汉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数字惠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