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大担当 民生实事小程序背后的“硬核”团队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2022年省两会期间,浙江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项目首次以大数据信息平台形式单独列出,民生实事小程序同步上线供代表委员们提建议、做决策。小程序顺利上线的背后,是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研发团队的“硬核”出击。
2021年12月31日,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接到民生实事小程序建设任务,要求在省两会前完成研发并上线。院领导高度重视,即刻组建研发团队,连续通宵奋战,1月14日完成小程序代表委员版,1月21日完成公众版,圆满完成研发任务,为代表委员会参政议政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民生实事无小事,“小程序”也是“大任务”
民生实事的落地见效,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真正以人民为中心,让群众唱主角,让“问题清单”变成“满意答卷”。早在2018年,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就承担起民生实事信息化建设任务。2021年,随着全省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综合运用现代地理信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打造民生实事智慧督查平台系统,在推动省政府民生实事规范化管理、智慧化督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2年浙江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项目首次以政府工作报告之外的清单形式单独列出,民生实事小程序(代表委员版)在省两会期间同步上线,让群众对今年的民生实事项目更多了几分期待。
该小程序基于天地图地理信息服务,以“前台+后台”功能互补、融合开发模式,打造简单直观、好用管用的应用场景。开发团队以社会公众、各级领导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为用户对象,以移动端作为应用终端,一张图集成所有民生实事项目信息,充分满足数据共享、业务协同、量化分析、一屏展示等需求。小程序围绕民生实事“提、办、督、评”等全过程,引导公众深度参与,及时了解民生实事项目的进展,并进行监督和提出建议,着力把群众盼望的事变成政府要办的实事。
青年团队有作为,“舍小家”也是“顾大家”
2022年初,疫情形势又紧。基础测绘中心民生实事系统研发团队在此期间多措并举全力保障科研生产正常运行,涌现了很多感人事迹。
王延朝作为民生地图项目负责人,除了每天在省厅驻场对接相关工作,下班后还要赶回测绘创新基地与团队一起加班赶进度。1月8日傍晚,他陪妻子在医院产检,此时一个技术难题让项目陷入了僵局,他思考片刻后毅然决定回到工作岗位。虽然他心中明白,妻子这时候太需要自己在场了,可是作为一名项目负责人,他深刻明白工作的重要性,一刻也耽误不得。
林新雷是民生地图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她从2018年便与督察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4岁儿子总是问她:“妈妈,你什么时候能不加班,像其他妈妈一样陪我去玩一会儿?一会儿就行。”但是频繁的系统迭代、庞大的用户群体,让她无暇顾及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每天早上6点半她就到达工作岗位,有时顾不上吃早饭,就开始了一天的研发工作,协调推进任务,直到晚上10点。“回到家往往都是后半夜了,孩子都睡了。”她无奈地说,即便抽出时间和丈夫、儿子通话,也就是简单问候几句就挂掉。
而这支队伍里像王延朝、林新雷这样有担当的青年不在少数,他们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岗敬业的宗旨。这支青年团队平均年龄不超过31岁,但他们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的工作作风,每天挥汗如雨坚持奋斗在科研生产一线。为人民谋福祉,他们风雨无阻;为社会做贡献,他们当仁不让。这就是肩负使命担当的样子,这就是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青年应有的样子!
数字赋能促提升,“小天眼”也是“大协同”
政府数字化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性、标志性改革,以数字赋能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充分发挥自身数据和技术优势,积极推动民生实事信息化建设,做到精准“查”、智慧“办”、加快“建”,支撑保障“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地生根,真正打造可看、可感、可评、可期待的民生应用。
进入小程序,公众仿佛拥有了一双“天眼”,可以一图查看身边民生实事的分布和在建情况;一点导航前往所需的民生项目,如百姓健身房、城市绿道、放心消费店等;一键提出意见建议,深度监督民生实事项目建设,畅通表达民生诉求,成为民生实事的主人。
2021年民生实事实行省市县贯通,构建起民生实事数据“一个库”、点位分布“一张图”、省市县三级督查“一张网”的总格局。从2018年至今,总计完成了3000余个事项74余万个项目信息采集,共采集138余万条信息。